來源:5G
2019年1月16日,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渝召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汽研)、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簡稱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中國信科集團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大唐移動)三家企業簽訂平臺共建戰略協議,標志著我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年內將實現基于5G通訊的自動駕駛落地示范應用,自動駕駛汽車將有條件在5G通訊環境下開展測試研究。

三大場地覆蓋5G通訊,滿足車輛六大場景應用
通過5G網絡建設支撐自動駕駛業務應用,擬在大足雙橋封閉試驗場、重慶半封閉公園、禮嘉開放道路等區域開展5G試點,充分利用C-V2X車路協同技術、智能路側檢測技術和天翼云MEC邊緣計算能力等,支撐包括危險場景預警、連續信號燈下的綠波通行、路側智能感知、高精度地圖下載、5G視頻直播和基于5G的車輛遠程控制六大場景應用。同時依托平臺場景建設和測試研究等工作的開展,也將為推動國家戰略落地實施、為構建智慧交通示范應用體系和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提供有力支撐,助力中國5G自動駕駛發展。
重慶豐富地貌環境加碼5G通訊,成就自動駕駛汽車綜合考場
重慶是世界上著名的山城、霧都、橋都,具有與平原和沿海地區不同的山川地質地貌特征以及濕潤多霧的氣候環境,更具有大城市、大農村等復雜交通場景。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重慶的道路測試更具開放性,擁有覆蓋全球85%以上交通場景及環境的優勢條件,包含高速環路、長隧道、坡道、彎道、橋梁、林蔭道等。“3D城市”、“5D立交”輔以5G“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重慶在5G自動駕駛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技術融合、測試研發等多個方面打造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公共服務平臺,探索車聯網、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系統解決方案。

政策鋪墊、技術保障,未來5G將帶動破10萬億級產業增長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開展5G研發試驗和商用,主導形成5G全球統一標準,積極拓展5G業務應用領域”的要求,同時,《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文件也相繼出臺,逐步實現了車、路及網三端的政策布局,為自動駕駛汽車5G商業化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明確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5G將在2020年帶動國內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2025 年增長到 3.3萬億,預計帶動其他產業增加值增長11.9萬億。
重慶作為國家首批5G應用示范城市,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啟動《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將通過5G全覆蓋的自動駕駛試驗示范道路,基于自動駕駛的“車腦”和5G的“智能路”協同合作,共同保證車輛駕駛在復雜的環境中安全穩定運行,為汽車行業走向自動駕駛時代奠定基礎,推動我國汽車產業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