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驅動之家
不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領域,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目前全球已經有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盟伽利略及中國北斗四大主要衛星定位系統,中國的北斗是起步最晚的,但已經后來居上,統計稱在130多個國家接收到的衛星數量都超過了美國GPS。

根據美國Trimble天寶公司統計的在軌微星數據,中國的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去年一年就發射了18顆衛星,目前已經有35顆北斗衛星運行,超過了美國GPS系統的31顆、俄羅斯的24顆、歐盟的21顆,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相比之下,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今年6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斗三號第2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2)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第21顆北斗三號衛星,也是北斗導航系統第46顆衛星。截至目前,在我國發射的北斗三號衛星中,有18顆運行于中圓軌道(MEO)、1顆運行于地球靜止軌道(GEO)、2顆運行于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

在聯合國195個成員國中,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130個國家的可見衛星數都超過了美國GPS系統,尤其是亞洲、非洲為中心的地區,有100個國家的可見衛星數都是最大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此外,支持中國衛星的智能手機和車載設備也在激增。與此同時,GPS僅向地面發送信號,難以鎖定接收信號的終端的位置信息,但北斗具備收發信號的功能。據報道稱,美國曾借助GPS在全球定位服務領域先行一步,而中國正一步步奪取美國的地位,北斗衛星導航曾定下“三步走”的目標,那就是“2000年,北斗一號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北斗二號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北斗三號向全球提供服務。”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衛星領域中國已開始反超美國。
